目的 從狹基線紋香茶菜(溪黃草)isodon lophanthoides var.gerardianus抗乙型肝炎病毒有效部位及其他相關部位中鑒定有效成分和其他化學成分。方法 溶劑萃取部位經(jīng)硅膠柱色譜分離單一成分;利用光譜技術鑒定結構。用2.2.15細胞與鴨乙肝模型測試提取物和化合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結果 鑒定了7個成分,化學結構分別確定為線型呋喃香豆素、β-谷甾醇、胡蘿卜苷、熊果酸、2α-羥基熊果酸、2α,19-二羥基熊果酸和迷迭香酸。結論 所有成分均為首次從該種植物中分離得到。線型呋喃香豆素系首次從香茶菜屬植物中發(fā)現(xiàn)。首次發(fā)現(xiàn)醋酸乙酯部位有顯著抗病毒作用,其中的2α-羥基熊果酸和2α,19-二羥基熊果酸具有體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完成機構: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廣州5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