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交多少稅其實都是不一樣的,主要就是根據個人的收入去決定。因此我們可以好好看看小編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關于收入5萬交多少稅的內容,這樣我們也可以按照這種方式去推算自己目前收入需要交的稅額。
一、收入5萬交多少稅
月薪五萬交多少稅,需要看五險一金的扣除比例。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五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月收入在35000至55000之間的稅率是30%,速算扣除數是2755。假設月薪五萬是已經扣除五險一金的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50000-5000)*30%-2755=10745。 所以月收入5萬元,應交個人所得稅是10745元。
二、個人收入達到多少以后要交個人所得稅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三、關于個人所得稅的誤區(qū)正確認識
公眾對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往往誤讀為“起征點”。
所謂免征額是在征稅對象總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它是按照一定標準從征稅對象總額中預先減除的數額。免征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征額部分征稅。
二者的區(qū)別是:假設數字為2000元,當月工資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額,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錢繳稅,如果是起征點,則是不夠2000元的不用交稅,超出2000元的全額繳稅,即以2001元為基數繳稅。
兩者都是稅收上的一種優(yōu)惠政策。所謂優(yōu)惠政策,即對于某些單位或者個人的一種獎勵措施。既然是優(yōu)惠,那自然不是所有納稅人都能享有的,就如對外資企業(yè)的企業(yè)所得稅的減半征收一樣。而公眾所提及的“起征點”是平等的,是所有公民都能夠享有的。顯然和優(yōu)惠政策沒有任何關系。
嚴格意義上說,個人薪酬中扣除的費用,是對個人在提供勞務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精力等的一種補償。是你在勞動過程中放棄的其他一切所具有的價值。就和企業(yè)所得稅在計算前需扣除成本一個道理。兩個都是“費用扣除標準”的一種形式。
稅收是我們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對于那些大企業(yè)來說,每年需要交的稅額也是比較高的,具體多少可以先看下小編上面整理出來的收入5萬交多少稅這個內容,里面都有介紹。另外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還可以去找律師進行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