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存儲條件好不好,決定了家庭茶葉會不會越來越好喝!懂茶人的家里,總有那么一兩個陶缸,專門用于存放茶葉。
大家喜歡使用陶器存儲茶葉,是因為未上釉的陶器在燒制完成后有微氣孔,具有較強的透氣性和吸水性。它能讓罐中的茶葉得到呼吸,而且還能有效吸收水分,讓茶葉在干燥、透氣的環(huán)境中靜靜等待,等待沸水的喚醒,召喚一道沁人心脾的茶香。
正是由于此特性,粗陶茶葉罐用于存放普洱茶、黑茶、白茶此類后續(xù)會有轉(zhuǎn)化的茶效果更好,將茶葉中的異味消解揮發(fā),是茶葉變得香醇可口,色澤如新。
科學(xué)存茶六大要素
避光。茶葉切忌日曬,光線會破壞綠茶的顏色、香氣以及滋味。特別是茶葉中的葉綠素,幾乎可以說“見光死”。
無異味。裝茶葉的包裝材料要求無異味,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盡可能密閉,有良好的防潮性能,減少與空氣接觸,要求存放在清潔、無異味的地方。
密封。有條件的可將裝入鐵罐內(nèi)的茶葉用抽氣機抽去罐內(nèi)空氣,再焊好封口,如此可貯藏茶葉兩三年,如條件不夠,可用熱水瓶膽貯藏,因為水瓶膽與外界空氣隔絕,茶葉裝入膽內(nèi),加塞蓋嚴后,以白蠟封口,外包膠布,簡單易行,易于家庭保管。
陰涼。對于普通茶葉而言,保存在陰涼處即可。高溫容易使茶葉變質(zhì),產(chǎn)生一種油脂敗壞的味道。
冷藏。對于綠茶而言,采用冷藏保存為宜,合適的保存溫度在2~10℃。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冷藏室或電冰箱貯藏,貯藏時注意將茶葉密封后再放入。
干燥。用生石灰或高級干燥劑,如硅膠吸收茶葉中的水分,保藏效果較好。
不辜負好茶葉
對于愛茶之人來說,令人痛心的無非是一款好茶,沒有儲存得當(dāng),讓茶香不再,茶葉污染,著實有暴殄天物的感覺,所以茶葉存儲方法是茶人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shù)。正所謂,存茶技巧學(xué)得好、做得對,才能不辜負好茶葉。
經(jīng)常會有茶友來問怎么一款茶開始喝得好好的,半個月沒喝就變味兒了?或者別人家的茶怎么越放越好喝,自己的茶卻越來越寡淡呢?
其實,大部分時候都是因為忽視了這件事——存茶。
為什么選擇陶罐儲茶?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在我國,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上萬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陶器的生產(chǎn)和使用,并于秦朝達到巔峰,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很好的例子。陶器被廣泛的應(yīng)用于生活各處。
我們都知道,家好,人才會更好。而茶葉罐就像茶葉的家一樣,茶葉放在茶葉罐里面除了密封性阻隔灰塵、異味等污染源外,好的茶葉罐應(yīng)該還具有透氣性,讓茶葉能夠呼吸、轉(zhuǎn)化。
唐代趙璘《因話錄·徵》:“兵察帝主院中茶,茶必市蜀之佳者,貯于陶器,以防暑濕。”由于陶器的原料、燒制溫度、工藝等特點,造就了陶器的透氣率和吸水性更強,很是適合存儲茶葉等需要干燥、透氣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