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系亞馬遜整改動作最頻繁的一個月,從月初的庫容新政實施,到前不久的“高退貨率標簽”,虛假評論大清掃,亞馬遜的合規(guī)整改動作雖然有利于平臺可持續(xù)發(fā)展,但還是有不少無辜賣家受到影響。
近日,亞馬遜前端開始顯示銷售數據的消息,又刷屏了跨境圈。
該項功能類似淘寶的銷量功能,展示過去一周或一個月的大致銷量,為客戶提供選購參考
目前亞馬遜美國站已有店鋪主頁顯示出了銷售數據:
銷售數據的時間范圍為近期一個月或一周內;銷售數據顯示的不是精確數字,而是大致數量,如100+、1000+等。
買家登錄亞馬遜進行商品搜索時,在家居、家具、玩具等行業(yè)頁面中,均可看到銷售數據。
該項功能還在內測中,此前只在個別類目有顯示商品銷量,而且是在vc賬號的鏈接上會有顯示。但可能已經在擴大覆蓋的類目范圍,因為目前不只是亞馬遜自營產品才有,其他第三方賣家的產品也有顯示銷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全量上線銷售數據。
銷量展示為買家節(jié)省了挑選的時間成本,提供了選購依據,不僅會對產品的點擊率造成影響,在亞馬遜的算法上,權重也一定有變化。
有賣家擔心,此次改動可能會加劇賣家之間為了提高銷量的低價內卷戰(zhàn),另一方面還會有大量賣家為了排名靠前占據流量入口,而選擇刷單的手段,沖擊銷量數據。
當下亞馬遜刷量的風險和成本都很高,不建議賣家鋌而走險,與其刷量,不如把這些成本花在打磨產品、優(yōu)化廣告上面,畢竟這種投入才是正向的,有積累而且可持續(xù)的。
亞馬遜平臺搜索邏輯并不是靠單一的銷售數據決定的,價格、轉化率、產品上架時間、產品質量、退款率、跳失率等各種因素,同樣是重要的成交指標。開發(fā)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白帽運營才是可持續(x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