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白粉病是一種危害較重、分布廣泛的自然病害,也被稱為“粉霉病”、“白毛病”。 白粉病一旦發(fā)生,往往蔓延速度較快,嚴重影響到水臘的正常生長,需要保持空氣流通,無污染。水臘屬于落葉灌木,分布于我國華東、華中、華北等區(qū)域,葉薄革質,頂端鈍,葉柄有短柔毛,小枝具短柔毛,無毛,無梗,花白色,開張成拱形。果熟期10~11月,花期7~8月。水臘也時常出現(xiàn)白粉病的問題,本文就水臘白粉病防治方法進行研究。
一、白粉病的癥狀及發(fā)病特點
白粉病屬于真菌性病害,往往最開始會在水臘等植物的表面形成一層粉狀霉層,呈白色,而后變?yōu)榛疑瑢τ谥参锏哪凵?、花芽、花蕾、葉片、花柄、枝條等處造成危害,往往會造成枝條畸形、葉片變小、不開展,嫩葉枯萎、畸形、扭曲,受害植株矮小,甚至還可能會造成水臘植株死亡。白粉病主要發(fā)病于秋末、夏初時節(jié),且病害對于濕度、溫度的適應能力較強,借助風雨來進行傳播,通風不良、陽光不足、偏施氮肥等因素都很可能會導致水臘出現(xiàn)白粉病。
二、 如何有效加強水臘白粉病防治
1. 防控要適時、及時
特別是每年的第1次和最后1次噴藥時間的掌控適時,則能大大減少白粉病病菌基數(shù),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能有效地避免對水臘綠化景觀的損害。具體防治時間要根據(jù)氣溫條件作適時調整;藥劑選擇要適當,低毒有效,并注意幾種藥劑交替使用,以免產(chǎn)生抗藥性。重視防治效果的檢查,一般噴藥7天左右檢查,若白粉病依然很嚴重,要分析原因,選擇合適的藥劑,采用正確的防治措施再次噴藥防治。雨季防治時應注意天氣狀況,若噴藥后被雨淋,需及時補噴1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還要注意通風,加強光照,適當降低空氣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水臘的抗病能力。
2.白粉病癥狀
①在水臘白粉病的發(fā)病初期,可以將水臘上帶有白粉病病菌的枝葉剪掉燒毀,也可以用小刀刮下水臘嫩葉上的白粉,然后予以燒毀。②在水臘白粉病的發(fā)病前,可噴灑石灰硫磺臺劑或者波爾多液(稀釋濃度為200~300倍),連噴3~5次,每次的間隔時間為2周。③若水臘已發(fā)病,那么可以將其病部用洗衣粉溶液來涂洗,再用清水漂凈,每2天1次,每次時間大概為2~3分鐘,大概2~3次后可見效果。也可以制成懸浮液噴射(用粗布將將硫磺粉包于其內,然后再進行揉搓),每次噴射的頻率為5~7天1次,但如果水臘白粉病情況較為嚴重,那么可以縮短噴射的頻率,可以每3天噴1次,一般連噴2~3次,即可取得較佳的效果。另外,還可以用硼酸溶液(水1000g,硼酸1g)向水臘噴射,這樣的話,水臘既不會影響生長,又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白粉病的蔓延速度,也可以用 800~1000倍液,含量為50%代森鋅液噴霧防治,或者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防治,但是為了有效地避免出現(xiàn)燒葉的現(xiàn)象,不能在氣溫高于32℃ 時噴藥。
3.選用白粉病防治藥物
如可以選用哈茨木霉菌葉部型藥物,該藥物是由美國拜沃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先進的細胞質融合技術生產(chǎn)的活體微生物殺菌劑,可高效防治水臘白粉病。稀釋300倍使用。保證噴灑的藥液覆蓋作物葉部正反面和莖部,一般每667m2使用劑量為100~300g。本產(chǎn)品可以和非酸性藥液混合使用,無需添加潤濕劑。出現(xiàn)癥狀即施藥,為增強保護,間隔1周再施藥1次,嚴重的隔1周再施藥1 次。對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葉斑病、斑點落葉病、褐斑病、葉霉病等葉部由真菌 引起的多種病害防治效果顯著,對多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預防作用,它是接觸型殺菌劑(非內吸性),噴施的均勻度十分的關鍵,要保證葉片正面和背面以及莖干均能接觸到藥液。也可以選用乙醚酚磺酸酯煙劑,根據(jù)棚室空間的大小,布設放煙點直接點燃煙片即可,每667m2用量200g,也可根據(jù)發(fā)病的情況適當加減量,苗期酌情減量,發(fā)病初期7~15天/次,發(fā)病盛期7~10天/次。本品燃燒后的灰燼可配合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