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案頭書桌茶室閑無事時,偶會隨手翻翻所謂的“處世三大奇書”,清·王永彬的《圍爐夜話》、明·洪應(yīng)明的《菜根譚》、明·陳繼儒的《小窗幽記》。
隨翻的次數(shù)多了,留意了下三本書中分別所言“茗、茶”者字句?!秶鸂t夜話》幾乎只字未提“茶、茗”?!恫烁T》中也僅是只言片語,寥寥幾字句。《小窗幽記》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集,談到茶的更多的是集中在“素、景、韻”集中,并且涉及很多,精品佳句如瀑直下,茶韻心至,炒語天成,陳眉公所描繪的茶事、茶景、茶韻十足的隱逸、淡然物外、令人神往。。。
《菜根譚》:
賓朋云集,劇飲淋漓樂矣,俄而漏盡燭殘香銷茗冷,不覺反成嘔咽,令人索然無味。天下事率類此,奈何不早回頭也。
損之又損,栽花種竹,僅交還烏有先生;忘無可忘,焚香煮茗,總不問白衣童子。
人心有個真境,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須念凈境空,慮忘形釋,才得以游衍其中。
茶不求精而壺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也不空;素琴無弦而常調(diào),短笛無腔而自適;縱難超越羲皇,亦可匹儔嵇阮。
《小窗幽記》:
家居苦事物之?dāng)_,惟田舍園亭,別是一番活計;焚香煮茗,把酒吟詩,不許胸中生冰炭。
茅齊獨坐茶頻煮,七碗后,氣爽神清;竹榻斜眠書漫拋,一枕余,心閑夢穩(wěn)。
帶雨有時種竹,關(guān)門無事鋤花;拈筆閑刪舊句,汲泉幾試新茶。
余嘗凈一室,置一幾,陳幾種快意書,放一本舊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餉時而起,則啜苦茗,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古畫數(shù)幅。心目間,覺灑灑靈空,面上俗塵,當(dāng)亦撲去三寸。
白云在天,明月在地;焚香煮茗,閱偈翻經(jīng);俗念都捐,塵心頓盡。
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
茶見日而味奪,墨見日而色灰。
夜寒坐小室中,擁爐閑話??蕜t敲冰煮茗;饑則撥火煨芋。
翠竹碧梧,高僧對奕;蒼苔紅葉,童子煎茶。
編茅為屋,疊石為階,何處風(fēng)塵可到;據(jù)梧而吟,烹茶而語,此中幽興偏長。
凈幾明窗,一軸畫,一囊琴,一只鶴,一甌茶,一爐香,一部法帖;小園幽徑,幾叢花,幾群鳥,幾區(qū)亭,幾拳石,幾池水,幾片閑云。
谷雨前后,為和凝湯社,雙井白茅,湖州紫筍,掃臼滌鐺,征泉選火。以王濛為品司,盧仝為執(zhí)權(quán),李贊皇為博士,陸鴻漸為都統(tǒng)。聊消渴吻,敢諱水淫,差取嬰湯,以供茗戰(zhàn)。
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潔。
茅屋三間,木榻一枕,燒高香,啜苦茗,讀數(shù)行書,懶倦便高臥松梧之下,或科頭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書代益友,以著述代功業(yè),此亦樂事。
幽人清課,詎但啜茗焚香;雅士高盟,不在題詩揮翰。
熱湯如沸,茶不勝酒;幽韻如云,酒不勝茶。茶類隱,酒類俠。酒固道廣,茶亦德素。
半輪新月數(shù)竿竹,千卷藏書一盞茶。
蕭齋,香爐、書史、酒器俱捐;北窗,石枕、松風(fēng),茶鐺將沸。
結(jié)廬松竹之間,閑云封戶;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階,茶煙幾縷;春光滿眼,黃鳥一聲。此時可以詩,可以畫,而正恐詩不盡言,畫不盡意。而高人韻士,能以片言數(shù)語盡之者,則謂之詩可,謂之畫可,謂高人韻士之詩畫亦無不可。
垂柳小橋,紙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書一卷??蛠韯t尋常茶具,本色清言,日暮乃歸,不知馬蹄為何物。
庭前幽花時發(fā),披覽既倦,每啜茗對之。香色撩人,吟思忽起,遂歌一古詩,以適清興。
家有三畝園,花木郁郁??蛠碇筌?,談上都貴游、人間可喜事,或茗寒酒冷,賓主相忘,其居與山谷相望,暇則步草徑相尋。
盛暑持蒲,榻鋪竹下,臥讀《騷》經(jīng),樹影篩風(fēng),濃陰蔽日,叢竹蟬聲,遠(yuǎn)遠(yuǎn)相續(xù),蘧然入夢,醒來命取榐櫛發(fā),汲石澗流泉,烹云芽一啜,覺兩腋生風(fēng)。
抱影寒窗,霜夜不寐,徘徊松竹下。四山月白露墜,冰柯相與,詠李白《靜夜思》,便覺冷然寒風(fēng)。就寢復(fù)坐蒲團(tuán),從松端看月,煮茗佐談,竟此夜樂。
夕陽林際,蕉葉墮地而鹿眠;點雪爐頭,茶煙飄而鶴避。
人生斯世,不能讀盡天下秘書靈笈。有目而昧,有口而啞,有耳而聾,而面上三斗俗塵,何時掃去?則韻之一字,其世人對癥之藥乎?雖然,今世且有焚香啜茗,清涼在口,塵俗在心,儼然自附于韻,亦何異三家村老嫗,動口念阿彌,便云升天成佛也。
香令人幽,酒令人遠(yuǎn),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劍令人俠,杖令人輕,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僧令人淡,蒲團(tuán)令人野,美人令人憐,山水令人奇,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
窗宜竹雨聲,亭宜松風(fēng)聲,幾宜洗硯聲,榻宜翻書聲,月宜琴聲,雪宜茶聲,春宜箏聲,秋宜笛聲,夜宜砧聲。
云林(明代徐應(yīng)秋)性嗜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子肉和白糖,成小塊,如石子,置茶中,出以啖客,名曰清泉白石。
茶中著料,碗中著果,譬如玉貌加脂,蛾眉著黛,翻累本色。煎茶非漫浪,要須人品與茶相得,故其法往往傳于高流隱逸,有煙霞泉石磊落胸次者。
客到茶煙起竹下,何嫌展破蒼苔;詩成筆影弄花間,且喜歌飛《白雪》。
帳梅花,休驚他三春清夢,筆床茶灶,可了我半日浮生。
松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聲之至清,而讀書聲為最。
冬夜宜茗戰(zhàn),宜酌酒說《三國》、《水滸》、《金瓶梅》諸集,宜箸竹肉,以破孤岑。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fēng)。”此趣惟白香山得之。
焚香啜茗,自是吳中習(xí)氣,雨窗卻不可少。
茶取色臭俱佳,行家偏嫌味苦;香須沖淡為雅,幽人最忌煙濃。
掃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開窗染翰,眼前處處詩題。
溪畔輕風(fēng),沙汀印月,獨往閑行,嘗喜見漁家笑傲;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甘心藏拙,不復(fù)問人世興衰。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爐煙。
佳人半醉,美女新妝。月下彈琴,石邊侍酒。烹雪之茶,果然剩有寒香;爭春之館,自是堪來花嘆。
書者喜談畫,定能以畫法作書;酒人好論茶,定能以茶法飲酒。
香宜遠(yuǎn)焚,茶宜旋煮,山宜秋登。
雙杵茶煙,具載陸君之灶;半床松月,且窺楊子之書. 尋雪后之梅,幾忙騷客;訪霜前之菊,頗愜幽人。
中郎賞花云:“茗賞上也,談賞次也,酒賞下也。茶越而崇酒,及一切庸穢凡俗之語,此花神之深惡痛斥者,寧閉口枯坐,勿遭花惱可也。”
茅屋竹窗,一榻清風(fēng)邀客;茶爐藥灶,半簾明月窺人。
楊花飛入珠簾,脫巾洗硯;詩草吟成錦字,燒竹煎茶。良友相聚,或解衣盤礴,或分韻角險,頃之貌出青山,吟成麗句,從旁品題之,大是開心事。
明窗凈幾,好香苦茗,有時與高衲談禪;豆棚菜圃,暖日和風(fēng),無事聽友人說鬼。
陳繼儒另專有《茶話》七百字左右的短文,輯集有關(guān)的茶事經(jīng)驗、習(xí)俗和茶葉風(fēng)情的韻事。由是可見,這也難怪洪應(yīng)明、王永彬所著二奇書中關(guān)于茶的話題較少的原因,二人在茶事經(jīng)驗上和陳眉公相距甚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