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咖啡堿是茶葉機能成分之一,一般栽培的茶樹品種咖啡堿含量為總干重3—5%,對人有提神、益思、利尿、消毒及助消化等功能。但咖啡堿對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興奮作用,會引起失眠、少睡、易醒及心悸等不利作用,不適于老人、小孩、孕婦及神經(jīng)衰弱者飲用。特別現(xiàn)在對茶葉生化成分研究的深入,認識到茶葉中許多成分對人體有保健功能,因而茶葉由飲用擴大到食用,茶面條、茶面包、茶糕點、茶糖果、茶酸奶、茶冰激凌等,在市場上正迅速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茶葉制成超微粉體加入到食品中,是連茶渣一起吃掉,就必須要求茶葉中咖啡堿含量低,因此,如何降低茶葉咖啡堿含量是茶葉研究工作的重要課題,用化學處理方法可以脫除茶葉咖啡堿,但影響茶葉品質(zhì)風味。根本的辦法是選育低咖啡堿茶樹品種,而目前國內(nèi)外無論是高新技術育種,還是常規(guī)法育種,還沒有選出低咖啡堿茶樹品種應用于生產(chǎn)。國外雖有用反義rna技術,培育抑制咖啡堿合成茶樹品種的研究,但尚處于研究階段。本試驗是應用遠緣無性雜交法,即利用與茶樹同屬不同種,不含咖啡堿的油茶為砧木,以茶樹為接穗進行嫁接,以砧木影響接穗,從而降低接穗咖啡堿含量,以育成低咖啡堿茶樹品種。完成機構: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茶業(y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