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和國(印地語:?,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于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2]。印度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為溫帶氣候,印度年平均氣 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年降雨 2000-4000毫米不等。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shù)毓庞《热耍屯咏涕_始發(fā)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tǒng)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并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后群雄割據(jù)、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臥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lǐng)。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lián)邦成員國。
印度獨立后經(jīng)濟有較大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由嚴重缺糧到基本自給,工業(yè)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印度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多元化,涵蓋農(nóng)業(yè)、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wù)業(yè)。資源豐富,有礦藏近100種。森林67.83萬平方公里,覆蓋率為20.64%。
2022年1月4日消息,印度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