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的全球綜合航運信息系統(tǒng)(gisis)報告,武裝海盜于當地時間7月29日03:30左右在西非利比里亞蒙羅維亞安克雷奇登上了錨泊散貨船bliss,并偷走了船上的財產后迅速逃離。
據了解船員沒有受到海盜襲擊傷害。對于船只被搶劫的具體過程,報告中也沒有進行具體的說明。散貨船bliss于7月23日抵達蒙羅維亞錨地,截至7月30日仍然處于停泊狀態(tài)。
散貨船bliss,imo號碼9370331,載重噸35278噸,建造于2007年,懸掛馬紹爾群島旗,管理公司diligent holdings,sa,希臘(equasis,ais)。
目前,西非幾內亞灣海域是世界上海盜襲擊行為高發(fā)的地區(qū)之一,而且其危險程度超過了索馬里海域。根據國際海事局和國際反海盜民間組織“沒有海盜的海洋”公布的材料,2010年,幾內亞灣7個國家共報告了45起海盜襲擊事件,2011年9個國家報告了64起。2013年,共有1200多名海員在幾內亞灣海域被海盜殺害或傷害。而在2014年的頭9個月里,被西非海盜殺害和傷害的海員人數就超過了這個數據。國際海事局估計,西非遠海(離岸100海里以上)海域發(fā)生的海盜襲擊事件大約有三分之二并沒有報告。如果把這部分海盜襲擊事件計算在內的話,數據將是十分驚人的。
西非海盜最終要的是貨物和金錢,而不是船員。這意味著西非海盜為了達到目的,會隨意槍殺人質,以達到“滅口”的目的,其暴力程度要比索馬里海盜要高得多。
打擊西非海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是,當前的西非海盜活動并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足夠重視。在亞丁灣海域,中國、俄羅斯、美國、北約等國家或國際組織都派出軍艦護航,使索馬里海盜2012年的作案數比前一年暴跌了78%,這說明國際社會聯合打擊海盜的行動是有成效的,而在西非海域,目前還沒有形成亞丁灣海域那樣的多國合作機制,使西非海盜頻繁出沒,如入無人之境,尤其是公海上。
西非海盜發(fā)動襲擊的主要目的是圖財,其中一些人甚至是被生計所迫。因此,要想減少甚至根除西非的海盜襲擊,根本之道還是海陸合作,建立海事安全機制,并且為相關地區(qū)的民眾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不要走上為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