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感器
1、定義:傳感器是一種以測量為目的,以一定的精確度把被測量轉(zhuǎn)換為與之有確定對應關系,以便于處理和應用的某種物理量的測量裝置。
2、組成:
二、傳感器的性能指標
在檢測控制系統(tǒng)和科學實驗中,需要對各種參數(shù)進行檢測和控制,而要達到比較優(yōu)良的控制性能,則必須要求傳感器能夠感測被測量的變化并且不失真地將其轉(zhuǎn)換為相應的電量,這種要求主要取決于傳感器的基本特性。傳感器的基本特性主要分為靜態(tài)特性和動態(tài)特性。
1、 線性度 所謂的線性度也稱非線性誤差,是指傳感器實際特性曲線與擬合直線(也稱理論直線)之間的最大偏差與傳感器滿量程輸出的百分比,如圖1所示。
圖1 傳感器線性度示意圖
2、遲滯 傳感器在正(輸入量增大)反(輸入量減?。┬谐讨休敵鲚斎肭€不重合稱為遲滯,如圖2所示。
圖2 傳感器遲滯特性示意圖
3.重復性 重復性是指傳感器在輸入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連續(xù)多次變動時所得特性曲線不一致的程度,如圖3所示。
圖3 傳感器重復特性示意圖
4.靈敏度 靈敏度是傳感器靜態(tài)特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定義為輸出量的增量與引起該增量的相應輸入量增量之比。用s表示靈敏度,即
它表示單位輸入量的變化所引起傳感器輸出量的變化,顯然,靈敏度s值越大,表示傳感器越靈敏,如圖4所示。
圖4 傳感器靈敏度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