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全稱為全質(zhì)構分析-模擬牙齒咀嚼兩次過程。1861年,德國人設計出上臺食品品質(zhì)特性測定儀,用來測定膠狀物的穩(wěn)定程度。之后,szczeniak等人于1963年確定了綜合描述食品物性的“質(zhì)構曲線解析法(tpa)”。從tpa質(zhì)構曲線中我們可以得到與人的感官評價相關的質(zhì)構特性參數(shù)。
要點一:什么是tpa測試的運動軌跡?
tpa測試時探頭的運動軌跡是:探頭從起始位置開始,先以一速率壓向測試樣品,接觸到樣品的表面后再以測試速率對樣品進行壓縮一定的距離,而后返回到壓縮的觸發(fā)點,停留一段時間后繼續(xù)向下壓縮同樣的距離,而后以測后速率返回到探頭測前的位置。
要點二:哪些樣品可進行tpa測試?具有哪些前提條件?
tpa測試的樣品需具有一定的彈性。經(jīng)過tpa測試,樣品不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和破壞。
tpa測試的前提條件的:
1.測前速度和測后速度一致。
2.探頭的面積要大于樣品的面積。
3.樣品下壓的百分比≥70%。
要點三:全質(zhì)構測試能得到哪些指標?
進行一次全質(zhì)構測試可以得出脆度、硬度、彈性、粘性、咀嚼性、黏聚性、回復性等等多個指標,而深受食品研究者的喜愛。這些指標是如何算出來的的呢?保圣科技帶您一張表格明白tpa測試的圖形解析。